那天工作很忙,朋友给了一篮草莓,我洗了半篮子装在果盘里,放在了家里的办公桌上。 沉迷在工作的内容中,不知不觉那半篮草莓没有了,在每一个口渴的间隙被囫囵吞了下去。 那天晚上开始反胃,头皮都麻了,直到我把它们全都吐了出来,是一片粉色的呕吐物,夹杂着一些没有被嚼碎消化的大颗粒。 从那以后,每次吃东西,我都会把它们嚼碎,专注于那个过程,甚至我还能觉察到它们顺着肠道下去的感觉。 我也开始吃身体真正需要的食物,绿色的蔬菜、不宜过冷的食物……因为每一刻我都体悟着食物与身体融为一体的感觉。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行禅师的《怎么吃》,相信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不仅在于看完整本书后收获的喜悦,更在于竟然很少有人深入分享过。全书看完共总结出了73个要点,今天归纳跟大家从餐前、餐中、餐后进行展开。
你是否有过两种体验?一种是排队等候买餐,另一种是着急有事或状态不佳等,这都是用餐前我们会面临的情况。一行禅师提到“等而不等”。排队和等候他人的时候其实我们不用等待,而是让喜悦升起,只要呼吸和享受那种感觉就好。吸气,让身体平静下来;呼气,微笑。三次这样的呼吸之后就能完全恢复精神,感受当下,给自己滋养和疗愈。书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做“关掉电视”。那指的不仅是关掉屋里的电视或广播,更是关掉心中的对话和影像。食而不想,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想着其他的,吃饭就是吃饭,就是吃饭本身而已。人们吃东西很多时候是为了忘掉忧虑烦恼、压抑恐惧愤怒这类负面的能量。我们有时候吃东西就像把自己的感觉吃掉了,这时候食物就成了贪欲的对象,而非营养的来源。可以想象一下,有一个主题叫做“被100条绳子五花大绑”。吃东西时如果被忧虑、愤怒、烦躁、压力和计划这100条绳子捆绑着。那么这100条绳子就会把你拉向100个方向,你的进食就会变得空虚、毫无价值。所以啊,在吃饭前我们要明确,吃饭就是吃饭,忘掉所有的情绪也好、事情也罢,用正念滋养自己,专注当下。端着食物坐下来后,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妄念,观察呼吸,呼吸的方式要能带来滋润。
接下来给大家分享《怎么吃》里面,关于吃饭前的“食存五观”,方便大家记忆。
解读一下,第一观讲的是这份食物是大地、天空、众多生命、大量的辛劳与丰沛的爱心所带来的礼物。第二观讲的是愿我们心存感恩、正念分明地用餐,才有资格接受这份食物。第三观讲的是愿我们关照,并转化不善的心念,尤其是贪心,并学习饮食适量。第四观讲的是愿我们常怀慈悲,饮食方式能减少众生的苦,不造成气候变差,并且疗愈保护这个珍贵的星球。第五观讲的是我们接受这份食物,才能培养同胞情宜,营造社群,增长服务众生的愿心。当然其中还提到了给年轻人的“食存六观”、把厨房当成禅修的空间、带着欢喜心做菜等,感兴趣的可以进一步了解。
吃什么,你就会变成什么。吃饭的时候把心放在两件事情上就好——享用的食物以及周围坐着一同用餐的朋友。感触非常深的是对于食物的描述,因为书中不止一次提到。在食用米、水、茶、面包、苹果、橙子等过程中,只要多端详一秒,就能看到一个世界。它生长在大地之上,土壤孕育着它,云朵、雨水滋润着它,农民播种耕耘着它,风曾经轻抚过它……整个宇宙、时空曾与它同在。是这些交织在一起,才有了你口中这粒米,这是多么奇妙的存在。用餐的时候,只要咀嚼就好,正念分明地咬下去。带着觉知,你知道那一口食物含着整个宇宙,你在和生命各层面真正地交流。
用餐时是止语静默还是选择正念交谈?答案是都可以,无论什么时候吃东西,都要自由自在地吃。止语能够让你回到正念呼吸,放松、呼吸、微笑。正如一行禅师曾在谷歌的一餐那样,整个餐厅坐满了人,却没有人说话,特别平静。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少,除非我们一个人,社群同样重要。咀嚼时不要闭上眼睛或视线低垂,可以张开眼镜,留意跟你一起用餐的人,他们是有生命的、平安无恙的。亲密关系中的13个问题我们可以尽情体验处在和谐社群中所带来的自由、喜悦和快乐。讨论的话题也要增长对食物的觉察,如果开始抱怨或者谈论其他事情,那说明离开了当下,失去了美食。
这里同样分享一行禅师的四步正念咀嚼。全心全意品尝每一口食物,即使吃的较少,也能自然感到满足。
这么一来,我们便触及到食物的深层本质。如果你察觉到每一口食物都在深化自己与地球的连接,那么你便拥有了整个世界。书中还有婴儿、零食、食物选择、饥饿和慈悲心等其他见解,都很有意思,这里就一笔带过了。
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表达:“我的碗空了,我的饥饿满足了”。这句话好像有魔力让人多想几秒钟,而这几秒钟就够了。用完餐别急着做下一件事,而是稍微感恩刚才享用的食物,成就这一刻所有的因缘。如果要洗碗,请深观那盆水,你会见到水的美好本性,像给婴儿洗澡那样去洗碗,在琐事中寻找灵性。引用书中一句话送给大家:“在垃圾里我看见玫瑰,在玫瑰里我看见垃圾。”
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就安心吃饭,我关注食物本身和背后整个宇宙,我也关注自己的身体和肠道。 细嚼给我带来的不仅是专注当下,它也确实让我更好消化了,随之而来的是体重的下降以及收获到的喜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