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疫情下的心理创伤,应该被看到 | 这份《疫情创伤急救指南》请收好!
文 | 睿心 2022-06-21


36f321785b66720d34ac920f52ddfed7.jpg

640-38.jpeg


上海解封后的第二周,相信屏幕前的很多伙伴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。


最近国内各省市的新增确诊数字持续回落,伴随着仲夏的到来,2022年春夏新一波疫情终于逐渐平稳。生活似乎又恢复了生机,回到了往日的车水马龙、灯红酒绿。


640-39.jpeg


即使疫情过去,生活恢复如常,但疫情带给所有人的心理创伤,却不是那么容易能过去。
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相关统计,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,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就大幅增加了25%


《柳叶刀》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仅在2020年,全球重度抑郁症的病例就增加了5300万,其中超过3500万是女性。


在新冠流行之初,因为对病毒不了解再加上其高传染性及致死率,新冠给大家带来的是恐惧和焦虑。而在疫情持续2年之久的今天,疫情非但没有结束,其变异株传染性却增加了数倍,各种方法应对仍然防不胜防。这带给我们的无疑是持续的焦虑和迷茫...


这场流行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,已经不仅仅是全球都需要面对的公共卫生危机,更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危机。


640.png



早在三月份《科创中国.院士开讲》栏目中,中国中科院院士陆林公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。


他说,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

全球新增抑郁症患者超7000万

全球新增焦虑症患者超9000万

全球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


虽说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痕,但是陆林院士表示,疫情对人类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。


640-40.jpeg


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都罕见的灾难。







这段时间,我们都经历了很多。


数轮核酸、隔离、封控管理……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,这些突发状况会让人产生应激反应,焦虑、担忧、愁闷等困难情绪也随之而来。


应激状态下,这些情绪更易被放大和加重。我们常常深陷其中,对外在刺激格外敏感,有时我们甚至还未觉察,便已被负面情绪席卷内心;有时意识到了,却又难以与人表达和倾诉;有时它们还改换面目,成为引发生活矛盾的导火索……


人们在亲历或目睹创伤事件后受到冲击,一个月内反应症状严重异常的称为急性应激障碍(ASD,Acute Stress Disorder),要是一个月后仍不好转可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,  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)


640-41.jpeg


常见的PTSD症状有以下3种:


  • 重复体验


即使过去了很久,但还是会反复想起与创伤有关的场景和事物,比如不断刷新冠的信息,想起自己被隔离、封控的日子,各种关于新冠的想法在脑中循环,甚至可能会做噩梦或出现闪回记忆,感到再次经历创伤事件。越是不愿再去想,越是停不下来。


  • 回避行为


还有一些回避行为,表现为不愿想起或谈论任何与创伤有关联的记忆或事物,即使没有实际危险性。比如不少人表现出对疫情相关话题的回避。

  • 过度反应


在经历了可怕的情况之后,当事人可能会感到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坏事,或者高度警觉和焦虑,易受惊吓。比如很多人对“聚餐”、“出行”过度害怕。


640-42.jpeg


疫情的无常,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破坏了人们心中对于生活的稳定感和安全感。


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在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,但从未被诊断。我们知道自己过得不好,但不知道有什么术语可以描述我们的问题。我们不知道如何将我们身上的小毛病联系起来,不知道向谁求助,更不知道什么治疗能帮上忙。


更可怕的是,新冠疫情一个突出的特点,是人类集体创伤它不是部分人遭受的灾难性事件,受到生命威胁、承受财产损失……它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、生活状态以及工作状态,甚至世界的运转状态都发生了变化。这种变化对人来说很难一下适应。


社会性的创伤可能唤醒人们对以往经历的记忆和感受,并激化原先就存在的社会、医疗卫生、精神或经济方面的矛盾。冲击持续的时间越长,给人造成的不安全感就越强烈。


也就是说,伴随此次疫情而来的心理危机不是针对几个人,而是全社会。


640-43.jpeg


我们究竟该如何抚慰疫情之下的个人心理创伤?如何实现疫情创伤后的社会群体心理重建?


这已然成为了一大不可忽视的课题。


也正因此,睿心Wiseheart邀请具有25年深入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精于创伤治疗的国际认证正念&躯体创伤治疗讲师曼维拉·米施克·丽兹Manuela Mischke-Reeds通过半日工作坊来温和、安全地带你深入探索并抚慰曾经的创伤,更轻松、坚强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。



640-3.png



主讲人:曼维拉·米施克·丽兹


曼维拉·米施克·丽兹 Manuela mischke - reeds,是一位正念躯体心理学国际认证讲师、治疗师,作家。她是加州哈科米(Hakomi)研究所的联合负责人、哈科米(Hakomi)认证心理咨询师及高级培训师


她在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德国、中国和以色列等多国为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进行培训、讲学,具有25年深入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。


曼维拉将创伤知情躯体心理学,及哈科米(Hakomi)的方法融入现有工作,指导商业领袖在他们的团队和商业组织中应用创伤知情实践。她的工作包括不限于指导难民以及最近受到战争影响的乌克兰人。


曼维拉出版的两本书籍也广为流传:

《应对创伤和压力的125个身体心理治疗工具》 125 Somatic Psychotherapy tools for Trauma and Stress (PESI 2018),《正念练习的8个关键:情绪管理和幸福生活的实用策略》 8 Keys to Practicing Mindfulness: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motional Health and Well Being(W.W.Norton 2015)。





半日工作坊内容


长达4 小时的工作坊曼维拉老师将向您介绍如何自我调节压力,轻松应对创伤反应。通过温和、安全的躯体和正念练习,您将了解平静、舒缓对健康和幸福的压力反应的重要意义。


人类生来就是要面对压力和创伤的,且我们有能力做出回应。通过半日工作坊,您将深入了解创伤反应的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。这种躯体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温和的练习来深度体验身心的平静状态。


本次工作坊将教学与高度体验性相融合,为您提供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,轻松掌握应对日常压力、创伤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



1655798188693022552.png


 06月25日(周六) 8:00-12:00 

如果您在疫情期间留下了心理阴影

难以回归正常生活

或者您是心理咨询师

并且想多了解一些

关于创伤反应的躯体实践治疗


那无论您是

刚刚接触心理学、神经科学的小白

还是早已在神经科学、心理咨询领域

深入的从业者

这个半日工作坊都欢迎您参加



640-44.jpeg

限时报名即送价值200元

哈科米第七期八周核心基础课代金券

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




END



扫码联系客服

640-45.jpeg
640-46.jpeg









相关文章
每一次正念练习,都是对自己的善意关注
情绪管理|「转念」一想,其实还好
动画短片《你不是你的想法》|控制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,试试这样做
串起念头的珍珠:觉察、发现与疗愈
分类浏览
最新文章
2024-01-02
每一次正念练习,都是对自己的善意关注
2024-01-02
情绪管理|「转念」一想,其实还好
2023-11-29
动画短片《你不是你的想法》|控制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,试试这样做
2023-11-10
串起念头的珍珠:觉察、发现与疗愈